美媒:中國用海水稻養活8000萬人
發布日期:2022-2-21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彭博社2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計劃用“海水稻”多養活8000萬人 位于中國北方城市天津的靜海區很難成為種植水稻的天堂。這里毗鄰渤海,一半以上的土地是鹽堿地,農作物無法生存。然而,去年秋天這里的100公頃水稻喜獲豐收。其中的秘訣是中國科學家為確保糧食安全而開發的新型耐鹽堿水稻。
這種水稻因生長在沿海地區的鹽堿地而被稱為“海水稻”。去年,天津的海水稻試驗田畝產量達到756.48公斤,超過普通水稻的全國平均畝產水平。
這一突破的取得正值中國尋找確保糧食和能源供給的方法之際,隨著全球變暖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進口變得不那么可靠。中國人口占世界的1/5,但耕地面積占比不足1/10。與此同時,隨著國家變得更加富裕,中國人的糧食消費迅速增長。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的某部門負責人萬吉麗說,面對“當前異常復雜的氣候和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海水稻將有助于中國提高糧食產量。
中國最早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耐鹽堿水稻。但直到已故的農學家袁隆平在2012年開始研究此類水稻后,海水稻才逐漸獲得關注。他曾表示,如果種植面積提高到一億畝,海水稻可以多養活8000萬人口。
成功地大規模種植耐鹽堿水稻將使中國能夠利用沿海地區的鹽堿地。中國科學家堅信,這些曾被視為不毛之地的地塊可以變成高產糧田。中國的鹽堿地多達約1億公頃,與埃及國土面積大體相當。(王會聰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