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建筑物一定要做防水?
01
建筑物是不是一定要做防水工程?
有人以為現代的建筑物均是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的,水泥本身即有防水效果,為什么要再做防水?其實水泥制品若在相當好的制造條件下,是有一定的防水效果。但是實際在建筑物上,因各種條件的不同,水泥的防水效果,并不被期待。因此,在一般建筑物的興建過程中,對可能容易受潮的部位,如屋頂、外墻、浴廁、地下室等,均會以特殊的防水材料來加以施做,以防止長期使用后造成漏水之困擾。防水層一般均須直接施作于結構體上,然后才在其上作各種保護措施(如貼磁磚、打泡沫水泥等),因此一般消費大眾均不會直接看到防水層的存在。
02
房屋漏水對居家環境的影響是什么?
漏水問題不僅會造成一般消費大眾在居家環境上感到困擾外,其實水也會對所居住的建筑物進行腐蝕,時間久了,不但內裝遭破壞、室內電子、電器設備容易損壞,結構體也因水的侵入而使建筑物的壽命縮短許多。
另外,在高濕度的環境中,一般細菌與霉菌亦較易孳生,當然對居住者身體健康亦造成無形的侵害。
這些無形的損失,其實只要在房屋起造之初,稍加注意即可解決。根據統計,若在建造之初即作最好的防水工程,只需花費房價的1~2%即可,但若事后補救,則可能須花10倍以上的代價,若再加上上述無形的損害,則更是無法估計,實在得不償失。
03
什么樣才算是漏水?都會有一些什么征兆?
在一般住家的范圍里會出現漏水的地方以浴廁、陽臺、門窗周邊、屋頂、外墻、水池、地下室居多,如果有濕濕的感覺或者產生壁癌(白華現象。長白毛) ;墻面因潮濕滲水而油漆剝落、櫥柜內的衣物或柜體容易有發霉的現象,或者地板出現黑色斑點等等狀況,另外有些地方產生變黃或變色現象,這也是漏水現象的一種。
這些都是室內發生漏水的前兆。因此如果在這些地方發生了滲水、漏水的前兆時,千萬不要有無所謂心態,以為還不是很嚴重,可以住就好了,應該要重視漏水的問題,請專人來做基本的防水工作,而不是表面的修漏、抓漏而已。
04
防水施工不良與水電配管不良的漏水有何不同
在現實的漏水案例中,卻有很多的漏水原因是因為水電配管的問題而引起的。尤其是一般大樓的給、排水管,為了美觀常常埋設在結構體內,因此,一旦水管發生問題,則漏水現象層出不窮。
由于防水層施工不良和水電配管問題之漏水處理方式不同,故對漏水原因之調查,實有必要確實分清。此時,一般消費者有必要自行去注意發生漏水之時間與狀況,若是不分晝夜或雨晴均在漏水者,則可能是給水管接頭漏水。但若只在下雨天,且非頂樓之柱邊(有埋設排水管)漏水,則可能是排水管接頭漏水。但此類之漏水處理,仍應委由專業人員判斷后,再決定是由水電業處理或者防水業處理。
05
什么是迎水面?什么是背水面?
迎水面指對在地下水位以下或水下有水壓力作用在混凝土結構面上的部位進行防水處理。地下室地下水位以下與土體接觸的外墻面,底板底面,需要覆土或位于室外的地下室頂板面。
背水面主要針對靠近建筑外墻單元的住戶。如果建筑商外墻面防水處理不到位,因長時間雨水沖刷,水分會逐漸滲入居室的內墻面,若沒有防水層阻隔,內墻墻紙、涂料等裝飾材料就會遭殃。
擴展資料:
在地下水位以下或水下有水壓力作用在混凝土結構面上的部位稱為迎水面。如:水箱的內墻面,內底面。地下室地下水位以下與土體接觸的外墻面,底板底面,需要覆土或位于室外的地下室頂板面。通俗地說,水流從一面向另一面有滲透的趨勢。這個第一面,即迎水面。如地下室的外墻,當地下水從外面向里面有滲透的趨勢時,外面即迎水面。如水箱,里面的水有向外滲透的趨勢,里面即為迎水面。如地下一水箱,地下水有從外向水箱內滲透的趨勢,而水箱內的水也有向外滲透的趨勢,則二個面都是迎水面。
下一篇:防水工程施工工藝要求嚴格嗎
上一篇:地下車庫滲漏水如何治理?
